2023-07-10 婚姻家庭 离婚财产纠纷 235次
在婚姻法律制度中,婚后个人财产的认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个人财产是指婚前已经取得并依法归夫妻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在婚姻关系中,个人财产通常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一部分,但在某些情况下,个人财产的范围需要被明确界定。
个人财产的范围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个人财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婚前签订的书面合同所取得的财产,例如房屋、车辆等;
婚前取得的知识产权的财产,例如专利、商标等;
婚前接受的赠与或者遗赠的财产;
其他依法归夫妻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
个人财产的认定
在婚姻关系中,个人财产的认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无论婚姻关系持续多久;
婚前签订的书面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部分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取得的知识产权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利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开发和经营的部分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接受的赠与或者遗赠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接受赠与或者遗赠的部分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其他依法归夫妻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个人财产的重要性
婚后个人财产的认定在婚姻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离婚或者财产分割时,个人财产的范围需要被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此外,明确个人财产的范围还可以保护个人财产权益,避免夫妻共同财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应当对自己的个人财产进行妥善管理和保护。
《民法典》第1161条系在原《继承法》第33条基础上修改而来,文字表述上更为简洁达意。具体来看,规定税款属于“依法应当缴纳”的款项,强调了税款的强制性、严肃性;“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强调实际继承多少遗产就清偿多少债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符合权利与义务一致的原则。同时规定,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11-22 432次
《民法典》第1160条是关于无人继承财产归属的相关规定,在原《继承法》第32条基础上修改而来,新增“用于公益事业”,明确限定了归国家所有的无主遗产的用途,确保遗产物尽其用。这也符合国家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理念改变,独生子女家庭、丁克家庭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加深,失独老人和孤寡老人日渐成为特殊群体,遗产无人继承的概率大大提升的社会现实。
11-22 277次
《民法典》第1155条是关于胎儿预留份的规定,本条是在原《继承法》第28条的基础上修改而来,将“胎儿出生时”修改为“胎儿娩出时”,与《民法典》第16条的表述相一致,也更为精准规范。遗产分割时,无论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都应当为胎儿保留其应继承的份额,强化对胎儿权益的保护。同时规定,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1-22 402次
崔博律师 07-18
林福明律师 07-17
师瑞律师 10-24
崔博律师 07-18
王诗元律师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