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3 交通事故 保险理赔 485次
生活中,机动车一般都会购买交强险及商业险,那么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时,保险公司是如何进行赔付呢,我们以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行人死亡进行分析:
一、交强险的赔付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交强险责任限额为20万元,即死亡伤残赔偿18万元,医疗费等1.8万元,财产损失0.2万元。只要机动车一方有责,无论比例大小,保险公司都会按这一限额进行赔付,即在交通事故致行人死亡的案件中,无论交通事故责任大小,交强险都是要不分责任的承担20万元的赔偿限额的。
二、商业险的赔付标准
商业险的赔付要依据事故责任的划分,一般情况下全责负责100%,主要责任负责80%,同等责任负责60%,次要责任负责40%。(依照相关规定,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需要多承担10%的责任)
假定:死者的损失总额,死亡赔偿金89万,被扶养人生活费12万,丧葬费3万,抢救费用3万,财产损失0.5万,其他损失3万,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一共113.5万。再假定这些损失都符合法律规定并且有证据支持。
交强险最多赔偿20万(含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抢救费用1.8万、丧葬费3万、财产0.2万、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12万),剩余93.3万。
注意,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当优先在交强险中赔偿,因为这一项,三者险是不包含的。
一、机动车一方全责:
这种情况法院一般会判机动车承担100%的责任。则保险公司三者险会赔偿93.3万,行人能得到的最多赔偿总数20+93.3=113.3万。
二、机动车一方主责、行人次责:
这种情况一般赔偿比例80%,则保险公司三者险会赔93.3x80%=74.64万,行人得到保险公司的的赔偿是20+74.64=94.64万。
三、双方同等责任:
一般法院会判机动车承担60%的责任。则保险公司三者险会赔偿93.3x60%=55.98万,行人能得到的最多赔偿是20+55.98=75.98万。
四、行人负主要责任,机动车承担次要责任:
一般法院会判机动车承担40%的责任。则保险公司三者险会赔偿93.3x40%=37.32万元,行人能得到的赔偿20+37.32=57.32万。
律师提示:
1、交警的责任判定,只认定双方责任为全责,主责,同责,次责,无责之一,并不会划分责任比例,责任比例是法院判定的。如果双方均为机动车,则上述几种责任比例一般为100%、70%、50%、30%、0%;
2、交通肇事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构成交通肇事罪,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老年人参加劳动的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达到退休年龄与劳动能力的丧失并无直接关系,因此误工费的认定不应受年龄的限制,而应以实际遭受的损害为准。老人虽已年满60周岁,但仍然在岗工作,因交通事故也确实耽误了工作,须赔偿老人误工费。 确认误工费是实现民事权利公力救济一种方式,与受害人的年龄无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由此可见,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误工费赔偿,以受害人有无收入来源为评判标准,是采取的劳动能力丧失赔偿制度,不以年龄进行限制。同时,老年人参加生产活动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国家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再就业、再上岗。现实生活中,60岁以上的人被返聘工作或从事雇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很普遍。特别是在农村,60周岁以上的人还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国家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未排除老人的误工费求偿权。只要遭受了收入的丧失或减少,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计算误工费,故原审法院判决杨某赔偿李某的误工费损失并无不当。
11-07 361次
如果车辆被冲跑后一直找不到,保险公司一般会推定全损进行赔偿,但对于灭失的车辆,需要公安机关出具灭失证明办理注销后,才能到保险公司理赔。这种情况下,一般保险公司会要求被保险人提供相关车辆权属证明(如购车发票)、车辆行驶证等一系列材料以证明被保险车辆的实际损失情况,另外,一般会要求被保险人签署权益转让书,将车辆的相关权益转移给保险公司。如果车辆停在小区的地下车库被淹,物业公司需要承担的责任与其过错程度相关。京津冀本次大规模降水是有气象机关的天气预报的,物业公司理应知晓。物业公司应该及时组织专业人员,清理排水系统,配备防洪物资,制定应急预案。如果物业公司没能及时开展前述工作,则需要对车库被淹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物业公司已开展前述工作,但降水量超过了排水设施设计标准,则物业公司不需要承担责任。
08-04 398次
对于旅行社、景区经营者、管理者来说,应尤其重视各项游玩项目的安全性,做好相应的提示、救助等防护措施及安全保障工作,将可能威胁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隐患降至最低,全力保障游客安全。对在景区内旅游时的人身财产安全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的旅游经营者,对在景区内旅游时的人身财产安全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正)》第十七条之规定,旅游者在自行安排活动期间遭受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经营者未尽到必要的提示义务、救助义务,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 【分别侵权承担按份责任】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 【过失相抵】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08-03 516次
崔博律师 07-18
林福明律师 07-17
师瑞律师 10-24
崔博律师 07-18
王诗元律师 08-07